来源:一游网发表时间:2016-07-26 13:44:10发布:一游网
看10页文字报道还是打几把游戏?如果最终目的都是了解一则新闻内容的话,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现在,让读者既能了解新闻全貌又能饶有兴趣成了各个新闻媒体争相研究尝试的课题。
今年的世界数据新闻大赛唯一个人奖项的获得者SiSi Wei正是凭借着一款名为《拯救心脏》(Heart Saver)的新闻游戏脱颖而出。这款游戏基于纽约所有医院的急救设施建立起数据库,玩家需要把病患以最快速度最短路径送到具有救治能力的对应医院。通过游戏,玩家能够意识到急救的紧迫并且在游戏过程中增加对纽约市内医院地址、救治能力的了解。
利用大数据,设计出相应的游戏步骤。通过新闻,引导读者成为玩家,参与游戏互动,而又通过互动,加深参与者对新闻得理解。这就是新闻游戏,用参与感和轻松互动让新闻更深刻。
国际一线媒体纷纷涉足
新闻游戏虽然没有大热,但已经引起了国际一线媒体的关注。
在索马里海盗猖獗之时,《连线》的技术编辑Shannon Perkins推出了与索马里海盗相关新闻稿件匹配的游戏《残酷的资本》。游戏中,玩家化身海盗,在游戏过程中面临“究竟攻击谁”,“如何谈判赎金”等经济学问题。
在叙利亚难民危机席卷整个欧洲之时,BBC Digital 推出了《Syrian Journey》(叙利亚人的流亡之旅)。 在游戏中,玩家的身份就是普通的叙利亚难民。玩家需要做出一系列选择,例如逃亡路线、逃亡策略等,不过,不管你怎么选,游戏的结局是固定的:你与家人分离、饥寒交迫、前途未卜。
纽约时报制作的《How Y’all, Youse and You Guys Talk》则是一个测试读者语言使用习惯的游戏。
而在台湾,紧张的医患关系催生了《急诊人生》这样一款游戏台。通过让人手忙脚乱的游戏体验,玩家们开始理解急诊医生所面临的困境,从而缓解医患关系。而这款游戏的数据库基于对真实生活中急诊医生的采访,尽量还原出急诊室中最真实的情况。
事实上,很多高校的新闻专业已经开始培养学生的编程技能,开设数据可视化的相关课程。在这样的潮流下,未来的编辑记者恐怕还得是一名程序员。
帮助用户彻底理解新闻
不得不承认,国外媒体在新闻游戏这一领域已经走在了前面。但事实上,国内媒体对于互动新闻的探索也早已提上日程,读者们经常能在朋友圈看到一些H5形式的新闻相关游戏,例如类似“智力闯关”的小游戏,通过一系列选择题让用户拓展关于新闻的知识。而国内外媒体对于这种新闻形式的追逐归根于这种形式对于新闻表达的帮助。
Ian Bogost在他的书《NEWSGAMES》(新闻游戏)中写道:“新闻游戏不是对传统新闻的简化,游戏能够帮助用户更全面和彻底地理解新闻事件的内涵。”
的确,以《September 12》(912)为例,游戏提出了“产生更多”的观点,如果玩家在游戏中向中东地区投掷越多的炸弹,就会导致更多的受害平民投向恐怖主义。游戏,让新闻的内涵更直观了。
另一款新闻游戏《预算英雄》(Bud Hero)的帮助或许更为明显。在这款游戏中,玩家的身份是政府要员,玩家的任务就是削减联邦预算,解决未来30年联邦预算收支平衡的问题。游戏中有上百个政策选择,而游戏本身也对这些政策进行了优缺点的说明。玩家在进行选择时便能充分了解到政策与预算之间的关系。基于大数据,游戏还展示了每个政策选择所带来的后果。
新闻突发且不可复制但游戏需要持久粘性
虽然新闻游戏有着不可替代的好处,但也面临着难以突破的瓶颈。
首先,新闻的最大特点就是“新”,然而一款游戏的设计开发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游戏的推广需要的也是时间。很有可能一款新闻游戏还在开发过程中,新闻已经发生了180度的变化。
上文提到的关于索马里海盗经济学的新闻游戏《残酷的资本》就花费了作者8周时间。
其次,传统新闻伦理问题。BBC Digital 的《Syrian Journey》(叙利亚人的流亡之旅)虽然在业界有一定影响力,但也遭受了质疑:将难民的悲惨命运游戏化是否显得不近人情,新闻游戏是否弱化了新闻的严肃性。
同样备受质疑的还有在肯尼迪遇刺41周年推出的《刺杀肯尼迪》。在这个游戏中,玩家扮演当年在德州暗杀肯尼迪的杀手奥斯瓦尔德,藏身不同地点以不同角度射杀肯尼迪。游戏几乎重现了当时的一切细节:地形、暗杀者所在位置、枪支、肯尼迪车队的车速,甚至风速。但争论的焦点在于,游戏中总统肯尼迪一次又一次地被射杀,鲜血四溅的场景是对死者的不尊重。也有人认为如此精确地重现刺杀细节,是对杀手们的教唆。而这个游戏也入选了“十大变态游戏”。
而目前很多所谓的新闻游戏,实际上只是以新闻为噱头的游戏,它们形式简单,只是以突发新闻为由头吸引点击,但本质上还是游戏。而这也是新闻游戏一个重要区分点:游戏只是载体,游戏服务于新闻,而非以新闻作为噱头服务于游戏。
新闻是真实的,这要求新闻游戏也是真实的。所有的新闻游戏都需要基于真实的数据。
“新闻游戏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做出一份好报道。最重要的是制作出正确的、能传递意见的游戏。我们必须做完所有的功课,确定手上所有的资料、内容都是正确的。我们必须保持批判性思考,就像是记者一样。”独立新闻游戏制作人约翰欧斯本表示。
当然,变现才是对于媒体机构来说最大的问题。因为新闻的突发性和不可复制性,新闻游戏也难以形成规模化的产品。
况且,比起“拼创意”的单纯游戏,新闻游戏需要更多的思维投入。前期需要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分析调查,数据库的建立需要更精准真实的资料,算法的逻辑也需要从新闻角度进行设定。这都需要记者、游戏师的密切配合,成本上并不比单纯的游戏低。
一位在国内媒体负责商业化的业内人士告诉笔者,目前新闻游戏的变现方式还比较单一,主要包括冠名、品牌植入和话题定制。而且受制于“新闻”本身客观的性质,新闻游戏变现之路并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