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一游网发表时间:2013-01-11 15:31:36发布:一游网
根据《2012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12年,中国网页游戏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81.1亿元,同比增长率为46.4%;2012年,中国网页游戏市场占有率为13.6%,高于上一年的水平。
而社交游戏方面,报告指出,2012年中国社交游戏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37.3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01.6%。
该报告预计2017年中国网页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将达到236.8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0.8%。2013年到201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5.9%。
以下为中国游戏产业报告部分摘要:
2012年,中国网页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已经从2011年的55.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12年的8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率为46.4%。增长速度高于上一年的水平。
但网页游戏的用户数量增长速度已经开始放缓,体现出与客户端网络游戏近似的发展趋势,未来的增长空间并不明朗。
2012年,网页游戏的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71亿人,同比增长率33.5%。成为中国网络游戏市场中用户规模最大的细分市场。从最近五年的发展状况来看,网页游戏用户数量正在从高速增长走向逐渐放缓,表现出接近饱和的状态。
中国网页游戏市场占有率持续上升
受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和客户端网络游戏市场增速放缓的双重影响,网页游戏市场占有率从2011年的12.4%已经增长至2012年的13.6%。
网页游戏市场占有率指网页游戏行业收入占整体网络游戏产业收入的比重,从最近五年的发展状况看,网页游戏市场已经从快速启动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自2008年网页游戏市场启动开始,网页游戏的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市场占有率跳跃式的上升。2012年则突破了上一年的停滞状态,再度向上发展。
网页游戏付费用户数量增加,ARPU值缓慢攀升
从ARPU值和付费用户数量的变化状况来看。2012年,网页游戏付费用户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虽然不高,但始终保持向上发展,最近两年还有快速增加的趋势。
另一方面,网页游戏用户的ARPU值水平处于缓慢攀升的状态。从单款产品的ARPU水平来看,部分网页游戏的付费额度在短期内已经被抬到很高的水平,很难再有突破性的增长。
网页游戏产品数量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
从2007年到2012年的网页游戏产品数量变化来看,网页游戏产品总数增加趋势已经放缓,游戏企业已经不再盲目地追赶着向市场投放产品,开始更加关注产品的质量问题。
2012年,网页游戏产品数量虽然仍达到千款以上,但增长速度已经呈现出下降趋势。
从产品开服数量来看,在网页游戏的各类产品中,角色扮演类产品开服数量最大;其次是战争策略类、经营策略类、休闲竞技类、棋牌类。
在表现形式方面,2012年,业内最关心的3D类产品开服数量仍然偏少,占比约2.2%,开服数量最大的是2D类,占比约88.8%。2.5D类产品占比约7.5%,纯网页类占比约1.5%。
按题材分,三国类开服数量最多,其次是仙侠类、玄幻类、武侠类、魔幻类等。
精品化网页游戏的生命周期可达1年以上
2012年,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网页游戏的生命周期发展脉络也更为清晰。高质量的精品化游戏普遍可以超过1年以上,品质不佳的产品多数上线后5-6个月便遭到淘汰。
从市场上早期出现的网页游戏产品来看,网页游戏生命周期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产品的题材、玩法定位抓住了市场需求,产品品质不错,并且能够做到持续升级和运营,获得较长的生命周期和利润并不难。
以趣游运营的《仙域》和《傲剑》为例,前者的运营时间已超过三年,后者也已有两年,这两款产品不仅市场销售收入十分可观,而且后期导入用户的成本也在不断下降。如超过12个月没有进行过广告推广的《仙域》,目前年收入仍然可以达到上亿元。
再比如《弹弹堂》、《热血三国1》、《武林英雄》、《幻想三国》等网页游戏产品,目前的市场收入不仅足以支付生存成本,而且维护人员较少,成本较低,无须再依靠购买广告的方式导入用户。
网页游戏销售强度明显增加
2012年,网页游戏的销售强度明显增加,游戏内促销活动频率加快,开新服数量大幅提高,第三季度网页游戏开服总数达三万余,远超2012年上半年的水平。相比2011年同一时期的水平,更是提高了2倍以上。
目前,各网页游戏产品一反常态,上线即开始展开各种促销活动。不仅过去少有的促销活动方式出现,而且有加速发展趋势。
网页游戏的促销活动以吸引用户充值为主。促销活动类型包括开服活动、节日祝贺、VIP预充值等。
同时,用户与网页游戏运营商之间也开始形成了近似于促销博弈的关系,表现出几乎无活动不消费的特征。
网页游戏销售强度的增加,反映出运营平台对资金的诉求,通过销售收入的增加,获得的资金用于营销推广,吸引更多的用户资源。
[page]
企业开拓海外网页游戏市场的活跃度快速提升
网页游戏的销售渠道正在迅速向海外市场拓展,不论是产品研发与运营投入都更为活跃。
2012年,网页游戏企业开始加大投入力度,针对全球市场开发网页游戏产品,在游戏的题材、核心玩法等部分均融入大量国际化元素与用户习惯。
同时,网页游戏企业对海外市场的考察、合作、推广也更为频繁和深入。在运营模式方面,正在从单纯的代理授权模式酝酿新的变化。
当前,网页游戏出口的关键仍然是本地化问题,从研发来看,产品的题材、风格、文化元素、核心玩法该如何满足当地用户的需求。从运营推广的角度来看,除了能否根据当地的政策、法律法规、民族习惯等基础环境做出调整外,还要根据当地网络游戏用户的实际情况进行策划,定制运营方法和推广技巧。
中国网页游戏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
联运模式下,网页游戏的长尾效应被迅速放大
联合运营模式将网页游戏产品特性与数字发行的效果充分放大,长尾效应更加突出。
从网页游戏的市场实际收入和产品特性来看,网页游戏的联合运营模式构建了以中国互联网为基础的庞大生态圈,从电脑即时通讯软件、杀毒软件、互联网社交、资讯到各类应有的大小无所不包,几乎覆盖中国全部上网用户。提供给用户多项选择的游戏,更好的满足用户便捷登录的需求。
同时,由于网页游戏的玩法简单、快捷,容易上手,降低了用户门槛,联合运营模式吸引了大量来自二三线城市及以下城市的非游戏用户,构成了网页游戏用户的主体。
目前,联合运营模式已经发展到新的阶段,不但拥有自有用户的平台互联网运营商相继开放,而且网页游戏专业运营商也针对用户渠道不断优化,带来更高的运营效率。
企业跨平台发展带动网页游戏产品类型多元化
不仅各类互联网企业可以借助网页游戏联合运营的形式释放用户能量,成为网页游戏的。客户端网络游戏也可以跨平台发展,将资源进行转化,带动网页游戏产品类型向多元化发展。
客户端网络游戏企业可以借助于品牌、资金、运营、用户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将现有产品与网页游戏的全新表现形式相结合,为用户提供通过不同设备登录游戏平台的便捷服务。
在众多游戏类型中,棋牌休闲类网络游戏更适合联合运营模式,是多平台发展的典型案例。棋牌休闲类网络游戏不仅本身拥有将“活跃度”向“货币化”长期转换的特性、提高用户活跃度和平台使用时长等辅助功能,而且用户覆盖范围更广,可以成为所有互联网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合作平台将用户流量有效地“货币化”,实现收益。
以棋牌类网络游戏的代表企业联众为例,跨平台发展后,联众总注册用户数现已达到3亿人,月活跃用户1500万人。2010年至今,收入平均增长率近50%。2012年,联众旗下网页游戏产品《联众天天斗地主》日均用户数量(DAU)已经突破百万人。自2011年上线至今,累积注册用户达3000万。
此外,产品跨平台和多平台的业务模式并不局限于网络游戏企业的业务类型,关键是通过企业自身的资金与研发运营实力进行匹配。根据游戏产品的题材、玩法和用户重叠度等因素进行衡量,才能够获得最好的效果。
比如网页游戏企业也可以推出移动网络游戏产品,有助于扩大推广宣传的覆盖范围,增加用户对网页游戏的体验机会。从而增加用户的获取渠道和范围,导入更多用户,带来销售收入增长。
网页游戏企业还可以推出客户端网络游戏,借助客户端网络游戏较高的利润率实现稳定、长期、丰厚的利润回报。
高品质网页游戏初步形成固定用户群
部分高品质网页游戏产品的出现,激励企业增加投入,以精品化策略沉淀用户,产品在画面与玩法上达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用户黏性增强,付费用户数量增加。
网页游戏精品化策略即从研发阶段开始,考虑游戏对用户产生的吸引力、黏着度,以及盈利能力和服务器承载、后期延伸能力。从产品的题材定位、文化承载、剧情设计开始,到玩法设计、画面展示、创意突显、用户体验,延续到产品的每一步推广和运营活动中。比如产品上线前的推广营销,运营的实力以及售后服务,都需要将精品的概念传承并发扬,才能获得较高和付费用户数量和较长的生命周期。
目前,精品化的网页游戏已经初步形成了固定的用户群,其中以深度用户为核心迅速向周边辐射,衍生出纵横交错的社交关系和渴望长期驻留、维护投资价值的用户群体。以此为基础,网页游戏运营商可以不断加强对用户付费习惯的培养,提高用户的留存率和付费率,保证游戏产品良性发展。
网页游戏研发与运营环节紧密结合,把握用户需求及时
与客户端网络游戏相比,网页游戏虽然采用联合运营的模式。但研发与运营环节结合得更为紧密,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迅速调整游戏内容,迎合用户喜好。
由于网页游戏具备无需下载,无需安装,打开浏览器即可进行游戏的特性,对电脑配置要求低,窗口切换和关闭方便。越来越符合白领用户时间碎片化的要求。
在网页游戏的联合运营模式下,研发商和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属于双向选择,通过对产品的试运营,可以清晰显示出运营商与产品研发商各自的价值。
在市场收入的分配方面,网页游戏的运营商与开发商采用分成合作模式,两者配合才能获得最佳受益,双方利益共同,都有不断提高市场收入的一致目标。
在产品的开发模式上,网页游戏还可以边上线边开发,一方面缩短上线后累积用户的时间,降低推广周期和推广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及时把握用户需求,通过运营商对用户数据的精准把握、研发商对游戏内用户消费行为的深度分析,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细化经济系统、升级系统、新手系统等等重要环节。
[page]
网页游戏商业模式复制成本低,有利于中小企业创业
与其他细分市场相比,网页游戏特有的优势在于商业模式易于复制,技术与资金门槛相对较低,更有利于中小企业创业。
截止至本报告发布前,2012年网页游戏行业产品数量超过千余款,相关开发企业或团队已经超过400余个,运营团队自建和组织所建立的各类网盟超过1200余家。与网页游戏相关从业人员超过5万余人。(此数据由网盟提供)
与客户端网络游戏相比,网页游戏的商业模式复制成本低,游戏上线后资金回笼速度快,开发和运营需投入的资金成本和研发周期相对较低,企业可以快速运转,增加产品研发的数量。
2012年,网页游戏的平均研发周期为5~12个月,研发人员3~15人,平均研发成本约150~200万,远低于客户端网络网络游戏的投入。在推广周期方面,网页游戏大致在运营3~6个月时间后可进入高峰期,市场收入与用户规模达到峰值水平。
棋牌类网页游戏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棋牌游戏与网页游戏两者融合发展后表现除了同时兼具两者优势的特征:用户基数庞大,注册用户数量和同时人数发展速度快,稳定忠诚度高。因此显示出了可长期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我国的棋牌游戏发展历史悠久,在民间的根基深厚,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在用户群体方面,棋牌休闲游戏的用户绝大多数为20-50岁的高收入阶层,普遍拥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情感思想相对成熟,虽然其对游戏产品的消费意识不强,但棋牌游戏主要目的是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放松娱乐,益智交友,用户忠诚度比较高。
传统不会轻易更新换代,而是在传承中不断的改良。目前,网页游戏便捷登录的特性已成为棋牌游戏持续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网页游戏企业不断优化营销策略,缩短资金运转周期
由于网页游戏的活跃生命周期较短,企业加快资金运转周期的需求迫切,以积攒更充裕的资金购买优质流量资源,在短期竞争内取得优势。
因此,网页游戏企业不断优化营销策略,增加销售强度,针对高端付费用户时间碎片化的需求,增添了相应的付费服务和道具,用看似付费额度不高却能够不断累积、能够培养游戏用户游戏惰性和依赖性的道具刺激游戏用户消费,促进付费用户数量进一步增长。
海外网页游戏市场成为最具潜力的销售渠道
海外的大部分地区,由于没有网页游戏的传统,竞争相对缓和。有利于网页游戏企业利用差异化的竞争方式快速进入,是目前最具潜力的销售渠道。
此外,网页游戏产品运营简单,投资回报周期短,受限制的程度低。深受海外游戏代理企业欢迎。在海外某些地区,甚至只能接受网页游戏产品的进口。
网页游戏的代理授权费用因此而快速上涨,2012年甚至接近于客户端游戏的水平。尚未在国内运营的产品,仅国际单一地区的代理价就达5-15万美金,而在国内已经运营到一定基数的产品,代理金高达40-60万美金。对国内企业而言,是缓解资金压力的有效途径。
中国网页游戏行业发展的阻碍因素
网页游戏产品过剩、同质化严重
中国网页游戏行业还处于粗放竞争阶段,产品过剩、同质化严重。
尽管目前网页游戏的市场收入还在增长,但用户数量的增长速度已经开始放缓。当用户对网页游戏的要求从数量转向质量的时候,多数网页游戏企业还停留在粗放竞争阶段,依靠以量取胜的简单方式占领市场,过度依赖流量平台和开新服务器的方式导入用户,忽略了产品的创新和质量提升,缺乏留存用户,吸引用户付费的产品和方法,用户流失率较高。
以量取胜的粗放竞争模式造成了网页游戏精品匮乏,投入成本少、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同质化现象严重,在产品黏着度、更新版本的创意、运营平台的稳定和售后服务的精心程度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导致网页游戏的整体市场存活率占比不足10%,获得较高收入的网页游戏产品数量占比还不足6%。
同时,网页游戏生命周期短,各游戏企业的市场收入稳定性差,为了获得长期、持续的市场销售收入,企业只得频频提高网页游戏输出速度,形成了产品过剩的恶性循环。
企业运营管理模式不健全,低俗营销屡禁不止
网页游戏的创业门槛低,中小企业及团队、工作室所占比例数量大,在运营管理模式欠缺存在很大缺陷,对法律道德意识淡泊,靠低俗营销和恶劣的炒作手法赚人气,带动销售的现象较为普遍。
比如,以、色情为卖点的游戏宣传片、微电影、海报。以山寨热门电视剧、电影、游戏截图为幌子的网络广告,无时不刻都会自动弹出用户的桌面。不仅在国内如此,在海外推广也如法炮制,引起国外媒体竞相报道,抹黑中国网络游戏整体形象。
2012年,利用不雅照女主角为游戏进行推广宣传的违规行为在网页游戏行业中死灰复燃,部分企业以拍摄** 海报的形式公然进行低俗宣传、推广活动,此类行为应得到有关部门的及时治理。
网页游戏缺乏对推广渠道的控制力
随着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张,行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剧,网页游戏的推广成本也在快速上涨。2012年,网页游戏单个用户成本已经从之前的1元以下快速攀升至当前的5元以上,甚至高达8元。
成本不断上涨是网页行业对渠道控制力度不够的体现。联合运营模式给成本控制带来了障碍,提供用户流量的各类网盟、中小不易管理和控制,不仅用户质量每况愈下,作弊现象也十分严重,广告购买效果正在逐渐萎缩。
[page]
网页游戏用户流失率高、产品黏性低
网页游戏的用户导入模式采用广撒网、细耕耘的方式,用户流失率相对较高。用户要积累到一个稳定的规模,周期往往长达2-3个月,之后游戏才能进入用户规模和营收峰值。
网页游戏根据游戏产品题材和类型不同,高峰期到达的时间也有较大出入。通常传统RPG游戏达到高峰期只有2个月,而SLG类游戏需4个月,ARPG游戏则需要更长时间。这也是行业评估网页游戏产品生命周期相对较短的重要原因。
此外,网页游戏产品的黏性较低、游戏交互过于简单、缺乏深度的核心用户。除少数游戏外,多数网页游戏在运营6个月之后,月收入与活跃付费用户数量都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下滑幅度甚至超过4倍以上。
资金短缺,网页游戏企业发展急功近利
资金短缺迫使网页游戏企业急功近利,只能不断加强产品的销售强度。
资金短缺则意味着网页游戏企业无法通过丰厚的薪资聚拢人才、收购团队与产品,增加投入的力度,难以把握新兴的商业机会,甚至错过上市的最佳时间点。
虽然自2008年以来,网页游戏市场高速发展,部分网页游戏企业积累了足够生存的资金,但大多靠1~2款游戏盈利,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此外,强化PK,拉高ARPU值的做法,已经被网页游戏企业在发展初期充分运用,网页游戏的ARPU值目前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上涨乏力。而通过提高用户付费率方法来提高市场收入,又缺乏精品化的产品支撑。
网页游戏企业海外上市遇阻
2012年,网页游戏企业通过海外上市获得融资的途径遇阻,网页游戏上市面临如下阻碍因素。
1.估值偏低。资本市场普遍认为,网页游戏行业竞争过度激烈、企业缺乏发展的可持续和成长性,对网页游戏企业的上市估值普遍偏低。
2.低俗化的宣传策略,网页游戏低俗化的推广宣传手段,被联合运营模式下的各个互联网无限放大,有毒害青少年的嫌疑,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加大对网页游戏低俗营销的整顿力度。
3.网页游戏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对短暂,产品数量过剩,精品匮乏、同质化严重。
网页游戏缺乏针对海外市场的产品和本地化的研发力量
缺乏针对海外市场的产品和本地化的研发力量使得不少网页游戏企业在海外渠道拓展方面驻足不前。
从网页游戏运营商的调查结果来看,将销售渠道向海外拓展最大的障碍就是产品本地化不足,多数开发商提供的产品都是以国内原型添加本地化的道具或内容为主,竞争力十分有限。
目前,多数企业受限制于自身经济与研发实力,难以开发出有针对性的国际化产品,同时满足国内和国外用户的不同需要。
缺乏国际化的产品线使得销售范围仅限于港澳台和东南亚,而且随着竞争的加剧,用户流失率高、生命周期过短的问题还会被陆续暴露出来,导致企业快速退出市场。
中国网页游戏行业的发展趋势
网页游戏市场潜力依然诱人
网页游戏的市场竞争将开始步入优质化的洗牌阶段,通过竞争,择优去莠,带动企业成长。保持行业快速增长的势头。
网页游戏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地依托于联运模式。目前拥有自有用户的传统互联网平台多以加入网页游戏联运阵营。如果没有更多拥有新用户的平台增加,增速将随之放缓。
其次,产量过剩,网页游戏新产品的推广和收入的增加将愈发艰难。企业将面临用户标准提高,产品质量跟不上,产量过剩,同质化严重,新产品用户付费意愿下降的问题。
第三,成本上涨将抬高行业门槛。由于采用海量网盟广告的刺激,网页游戏企业基本上已经将互联网各类流量清洗数次,用户已经对传统广告类型失去吸引力。部分单纯以运营网页游戏为主的平台在这方面将受到较大冲击。
最后,缺乏多元化的生存手段,将令企业风险更大,容易被淘汰出局。
研运一体化将成为网页游戏企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预计未来几年中,强弱格局会更加分化,活跃在市场上的网页游戏企业,将有相当一部分是兼具研发和运营实力的综合平台。
目前,资金实力较强的网页游戏研发企业已经开始建立自己的市场渠道和用户平台,从单一的研发企业向运营平台扩展;同时,多家网页游戏运营平台也基于自身的用户资源和丰富的产品运营所积累下来的经验,开始涉足研发环节。
研发运营一体化是网页游戏强强联手模式的最终体现,随着荒草丛生时代结束,精品化时代的来临。拥有自有用户资源的互联网平台将与拥有研发能力的企业进一步结合,不仅意味着研发与运管两者配合的紧密程度和对用户数据的精准把握能力,也意味着利益目标的高度一致性。
强强联手模式是网页游戏市场规模得以快速发展的基础,以棋牌类网页游戏为例,单纯的平台型的公司缺乏强大的游戏运营能力,比如新浪微博等,没有运营团队支持,必须依赖于具有运营能力的研发企业,比如联众来合作运营。
研发运营一体化是网页游戏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但专注于研发和运营的企业也一定会并存。研运一体对产品端和用户端有非常高的综合要求,并不是每家公司都适合。而传统的研发或运营企业如果专注于某一点做得更精深,同样有广阔的机会。如果产品品质优秀,仅靠各平台的首发授权金就可以获得丰厚的收入。
[page]
网页游戏企业将加大力度开发跨平台的移动游戏产品
产品跨平台和业务多平台的发展模式将成为网页游戏拓展销售领域、降低运营风险的重要保障。
随着用户增长速度的放缓,网页游戏企业将开展多平台业务模式降低风险。提供给用户通过不同设备登录游戏的多平台便捷服务,增加用户的留存率。
目前,移动网络游戏已经显示出来用户数量快速增长的趋势。而网页游戏产品与之具有相通性,存在产品跨平台发展需求与可行性。
首先,网页游戏移植移动游戏平台拥有用户基础。2012年,用户通过平板电脑运行网页游戏的现象已十分普遍。而月收入超过千万元的移动网络游戏产品,其核心玩法、道具收费模式也近似于网页游戏。
其次,网页游戏已有在移动网络游戏领域成功的先例。为规避激烈的市场竞争,部分通过改编先行进入移动游戏领域的网页游戏产品已经获得了成功。因跨平台受益的还有部分网页游戏的运营平台,通过开发移动网络游戏产品,也得以实现了宣传推广、用户导入、市场收入增加的目的。
此外,技术条件的改善也将加速业务多平台、产品跨平台模式的发展,unity3D开发工具和html5技术将会促进多设备、跨平台应用的发展,弥补苹果移动设备不支持flash技术,在跨平台方面的不足。
网页游戏企业将加强对用户付费习惯的培养
网页游戏企业将会加强培养用户的付费习惯,强行拉升用户的付费率。
从2012年网页游戏的发展状况来看,由于加入一系列强化用户付费的功能,强行提升游戏用户付费率的措施,部分网页游戏虽然上线3~6个月后未迎来高峰期,却通过不断修改,最终获得了市场收入的大幅增长。
由于缺乏主动提高用户付费率的优秀产品,网页游戏企业短期内将会以完善产品的付费引导系统为重点,进一步强化用高价物品缩短用户时间成本的概念。比如增加出售VIP特权等前置消费内容的比例,让VIP用户享受更多特权。比如将客户端网络游戏中的PVP和PVE概念更多地引入到网页游戏中。继续提高游戏的PK强度,刺激用户增加对游戏中高装备高消费道具的需求。再比如增加促销活动的频率和形式。
对于强制培养用户付费习惯造成的流失率上升问题,网页游戏企业将通过融入社交化元素方式解决,用于增加用户黏度,将用户沉淀在游戏内。
目前,网页游戏行业的用户付费率依旧处于较低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网页游戏产品数量的增长速度将趋于放缓
2012年,随着部分企业的精品化游戏运作策略得到回报,网页游戏产品贵精不贵多的理念逐渐被梳理清晰。相比以量取胜的发展模式,一款成功的产品,更养活并壮大一个开发团队。
而游戏产品数量的快速增加,虽然有可能带来更高的收入,但也提高了全行业的竞争强度、缩短了产品生命周期、降低了存活率。
可以预见,网页游戏的未来新增产品数量将放缓,行业将进入精耕新作的阶段,产品精品化策略得到进一步发展,存活率将得到提升。
3D表现形式的网页游戏产品数量占比将增加
网页游戏产品的表现形式多以2D为主,在同质化现象的困扰之下,企业将抽调资源,积极开发3D网页游戏产品,产品数量占比将有所增加。
2012年,传统2D网页游戏新品增长乏力,而《惊天战神》等3D网页游戏实现收入增长。用户需要新形式的网页游戏带来新鲜体验,网页游戏运营平台也需要培养3D网页游戏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从产品内容形式和技术运用的变化来注入活力。
同时,技术的发展也为3D网页游戏产品提供了数量增长的基础。随着Unity3D3.5、Flash11、HTML5的普及,虚幻3、CryEnergy相继加入对3D网页游戏的支持。开发3D网页游戏的复杂程度不仅被大大简化,画面品质也得以保证。
网页游戏产品将与微型客户端网络游戏趋同发展
随着客户端网络游戏企业的大规模进入,网页游戏产品将与微端化网络游戏趋同发展,画面品质增强,游戏节奏放慢,生命周期延长。
目前,用户对网页游戏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网页游戏的功能日益完善,美术品质持续上升,游戏所需要下载的内容也逐渐增多,容量正在迅速扩大。一款画面品质中上等的ARPG网页游戏,完整下载到用户电脑上的内容就高达200MB,单凭浏览器窗口已经不足以丰富游戏的内容和材质。
因此,网页游戏将更倾向于采用让用户一边游戏一边下载的解决方案。即在用户上采用网页方式呈现。但在游戏过程中将所有资源包都进行压缩打包,让用户不知不觉中逐步下载到本地电脑上。
不仅下载形式和表现力日趋接近,网页游戏登录器也会迅速普及。弥补无端化的界面,没有桌面容易被用户忽略、用户归属感不强的弱点。
资金短缺的压力将迫使网页游戏企业加速海外拓展
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网页游戏企业打开海外市场的需求十分迫切。
开拓以海外地区为主的蓝海市场,可以为企业带来收入快速增长的机会。
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企业还可以充分挖掘现有产品价值,尝试直接出口,获得授权金。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还可以为海外上市增加推广宣传的力度。拥有全球市场意味着更大的规模,更多的销售机会和更高的抗风险能力以及海外影响力,有利于企业的海外上市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