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一游网发表时间:2015-08-19 16:28:31发布:一游网
日前,北京易迅理想科技有限公司(Hieason)发布了他们的首款AR产品——幻视APP,它和前言中的AR游戏有着完全不同的的另一种应用模式。易讯理想CEO史凌波表示,当前的杂志、报纸、电视、手机都是准备好特定的东西来让人看,但AR能做到的,则是让人们看到的任何东西,其表象都能成为接受信息的门,打开这扇门就能连接到一个巨大的数据库,看到表象之后更多的信息。把人们接受信息从固有地点、固有方式改变为随时随地,所见即所得,这将对人类社会有一个非常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这番话在产品发布会上也曾说过,因为太过超前远大而受到了不小的质疑,更多的人则是理解不了,记者本次采访的主要目的也是要弄清幻视要怎么做到如此高大上的事情。
有足够巨大的数据库才有AR的未来
AR是否能扫描任何东西并给出背后更多的信息?记者里的同事们在发布会后当天就在办公室里做了各种尝试,实践证明,当前的幻视APP还是会经常报告 “图像无法匹配”的信息。记者把这个问题抛向了史凌波。他表示,幻视当前的数据库还很小,就像百度百科第一天刚开始做时的样子。近期幻视还在自己做内容,他们和各种行业协会进行合作,大量录入各行各业的信息。先做到让很多东西能够被识别,信息可以不完整,后续填充其饱满度,并且做出更炫的效果。比如联系球队,球迷只需要用幻视识别球队LOGO或队衣即可获得球队信息;还有很多出版社的新书,也已经开始进行合作。当前主要还是在录入新生事物的数据,随着各种事物的更新换代,不断扩充数据库。
在这一工程的时间上,史凌波坦言肯定不是近一两周就能实现,他们打算用一两年的时间来完善幻视,将它做成一个实用化的工具。这一过程中自然也考虑了像Wiki和百科那种发动用户进行内容填充的操作手段,并为此开发了编辑工具,正在验证其可用性,基本上要做到一个会做PPT的人就能当AR数据库编辑。之后将设定一个内容填充模块,对信息的布局和大小进行标准格式规范化。然后将先与半专业人士进行合作,如设计师和志愿者等,慢慢向C端市场开放操作权限。史凌波表示,C端市场一定会开放,但当前立刻开放并不现实,因为幻视还没建立好后台审核的机制和规则,无法分辨提交信息的真假优劣,也缺乏对用户提交信息的管理机制。说白了,幻视要先把游戏规则定好,以防数据库变成大家恶搞的游戏场。
数据库够大也得能够正确识别才行
有了包罗万象的巨大数据库之后,要如何实现识别率?当天幻视发布会的现场也出现了扫描iPad上的演示图花了3次才成功的情况。史凌波表示,幻视 APP的产品已经开发到第3代,但当前实装的只有第1代,后续产品在实验室中的表现已经很好,能做到同屏识别30个物体、动态跟随识别、实时动态捕捉等功能。但还需要大量测试,比如光源变化、阴影、发布会当天的聚光灯造成的强反光等都可能构成干扰因素,网络调取的数据量大小如何、识别过来的图像在后台计算成代码的计算量如何等等,都需要测试。一个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需要时间,幻视不希望一做完产品立刻推向市场,然后等着它出现很多问题。哪怕是已经上线的第1代产品,都遇到了很多以往实验室内没见过的问题,这更坚定该公司充分测试、保证稳定后再上线后续产品的策略。当前幻视APP在以每周一个版本的速度进行更新,2个月之后如能确定1代产品充足的稳定性,将开始加入2代产品的功能,如互动、实物识别、文字识别(手写文字识别,比如两个人都叫李明,根据他们的签名能正确识别出这是哪位李明)等。
除识别率外,当前手机的硬件构架体系在打开摄像头后普遍面临耗电量上升的问题,这将明显限制用户对AR内容的使用时长。对于这一点,史凌波表示硬件问题只能由手机厂商来解决,幻视能做到的只是尽量少地占用用户手机端的资源,当前幻视的第1代还是有一定的耗电量,但到2个月新版本上线后,由幻视APP 消耗的电量就会很低。易讯理想也在与手机厂商做沟通,提出AR应用降低摄像头耗电量的需求,最终可能做到将幻视APP直接植入手机系统的底层,成为手机摄像头功能的一部分,就像当前的拍照、录像、特效成像、美颜、全景照片、二维码扫描一样。
然后就是培养用户扫AR的使用习惯
当AR真的什么都能扫,扫什么都有信息,作为一个产品来说没有问题之后,依旧存在一个问题,怎么让用户去扫?在幻视发布会现场,记者听到最多的议论就是“我为什么要掏出手机来扫这个东西?”记者把这个更为深刻的问题抛向了史凌波。他承认,当前AR不是刚需,幻视接下来要通过自身的营销,让大家接受这是一个相对实用的工具。之后不断升级这个工具,首先做媒体式营销,即添加只有用幻视才能看到的独家内容。其次添加后续功能,举几个实例:一、街头看到别人挎着好看的包包,扫描识别后不仅能看到这是什么包,还会给出购买界面;二、公交站扫一下电影海报,海报就变成了预告片,预告播完就给出电影订票界面等等,这些都是为了最大化利用用户转瞬即逝的购买冲动;第三就是幻视用户的专享优惠,以往去K或M想获得优惠总得时常备着一大堆优惠劵,而幻视则在偶尔想吃时扫一下K或M的LOGO,一张代金卷就会送到,优化用户体验。以这些手段逐步提高用户对幻视的需求度,最终目标是达到所有用户都用幻视来查看产品信息,让幻视变成一个刚需,恰似当前网民当前有事不明问度娘的习惯。
AR成为习惯后将能为游戏提供巨大的渠道
当一切都有如上面所说,AR的用户习惯被建立起来后,它对游戏产业能有什么影响?史凌波举了一些实例,比如某公司推出了一款新的手游,该公司之前已经有成功产品并且聚集了大量用户,如何将这些用户导向新产品?有了AR之后,识别现有游戏的画面,就可以直接弹出新游戏的预告视频,当然附带新游戏的下载。这种扫描并不需要一台玩游戏的手机和一台扫描的手机两个设备,直接游戏截屏即可在幻视中识别。将来真的实现了幻视的手机底层植入后,甚至连截屏都不需要,就像iOS的快捷键一样,可能就会多出一个一键识别当前手机画面的选项,史凌波表示这在技术理论上毫无问题,是很简单的。
另一方面,幻视将来会加入游戏内容,就像微信游戏平台。比如一位经常用AR识别汽车的用户,在某次扫描时,除了该车的信息外,还会被推送一款跟汽车有关的游戏;经常识别化妆品、包包的女性用户,就给她推荐“暖暖”之类的女性向游戏。通过手机用户的使用习惯,幻视将会成为一款形式新颖、定位精准、转化效率高,最重要的是触发机会近乎无限的新式渠道。
这个新型渠道要花多久时间才能建立起来,史凌波并没有敢一拍脑袋随便说个日期出来,渠道功能的模块在幻视的实验室里已经完成,调试与稳定性测试再加实装大概只要半年的时间。但要让这个渠道真正有实用价值,还得看整个平台的用户数量与活跃度什么时候能把单用户获取成本(CPI)降到比现有传统渠道更低,这个时候商家自然就会大量涌入了。
至于自行开发游戏内容?史凌波表示这得留给专业的人去做,易讯理想不想与现有的行业产生竞争,他们想做的是推出一个新的AR服务工具,他们并不打算与国内15000多家CP进行竞争。未来要做自己的游戏,也会采取与游戏厂商合作的方式来进行。
结语:AR如果能这么用的话或许真的是一场革命
AR识别所需的数据库能否在一两年内就迅速建立起来?说实话,感觉时间不足。拿百度百科来对比,测试版2006年4月20日上线,正式版在2008 年4月21日发布,花了两年整来做初期储备,到今天9年了,千万词条也还没能达到包罗万象的级别,而图像识别所需的数据量就更是几何级数般的增长。但幻视描述的概念,以现有的科技力量倒没有哪一点是做不到的,史凌波作为一个资深广告人,为人们描绘出了我们这些游戏人从没想过的AR的另一个美好远景。
AR的使用习惯建立后,跟风者必然会蜂拥而入,对于这种竞争,史凌波给出了跟记者采访过的VR内容制作者近似的答案,即AR拥有一定的技术门槛,这些技术门槛可以为先行者争取到半年到一年的领先时间,而且AR还多一个关键点就是数据库的累积。对先行公司来说重要的就是在这样的时间优势中能走多远,用自身数据库的积累抵御巨头的竞争冲击,不求将来能做到市场老大,但至少也要保证在二三名能有自己一席之地的生存空间。
未来两到三年,如果手机应用进入一个存量市场,AR依旧可以像VR头戴设备那样,做自己的头戴设备来解决出路问题,也可以依附于VR头显之上,做 AR/VR结合的设备,幻视已经开始洽谈这方面的合作。两三年内做出来的此类设备可能会比当前的VR设备更大更重,由多个模块构成,但功能确实可用。当前幻视已经具备了把APP与头戴设备进行结合的技术实力,且已经做出了自主研发的第一代AR/VR相结合的设备,在一年内做出升级版,再经过轻量化设计等步骤在两到三年后即可拿出原型机,最终再将其调到实用化产品级别。此类产品最终的目标是做成像人们儿时在《龙珠》里看到的战斗力指示器那样轻便的设备,结合 AR\VR\手机的功能,不过那可能需要十几年的时间,就像移动电话从1980年代末至今的发展史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