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一游网发表时间:2016-12-27 11:33:11发布:一游网
本文最初的灵感来自前段时间GQ中国的一篇文章《年初有人拍胸脯保证这些事会发生,现在打脸时刻到了》。文章列举了像乐视汽车、巴铁上路、三体电影等科技、娱乐领域的实例,几个月过后,当初很多看起来有板有眼的消息到年底都没了踪影。
在编者看来,游戏行业的舆论潮流也与之颇为相似。2016已近尾声,我们不妨回头看看,年初那些言之凿凿的声音都怎么样了,它们是不是消失在了信息的海洋里。
年年见的手游寒冬
2014年以来,每到年底年初,此番论调总是不绝于耳。
前段时间的游戏产业年会上,伽马数据发布了《2016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按细分市场划分,2016年移动游戏市场销售收入为819.2亿元,占比超过客户端游戏市场,达到49.5%,成为份额最大、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 手游产业依然保持着稳定的份额增长。
诚然,近两年移动游戏产值的增速确实在放缓,存量市场也逐渐出现大厂垄断的态势。会有一些早期靠人口红利崛起、自身实力不济的中小厂商因此陷入困境乃至倒闭,但这些其实只是行业特定发展阶段中的必然现象。离所谓行业大洗牌还相距甚远。
每年都会有一些公司裁员、倒闭的消息,经过口耳相传的夸大和扩散、加之传播过程中的渲染,给人一种“行业已经岌岌可危”的感觉。但不论哪个行业,末端淘汰都是见怪不怪的常态,至少2016的手游行业还远未进入寒冬。
VR行业即将迎来爆发增长?
“VR行业崛起”也像手游寒冬一样,是时常出现的话题,这一话题的热度在今年一度达到新高。
2016年初的全球开发者大会(GDC)上,出现了VR爆炸的盛况——各项演讲分享都围绕着VR展开,VR的相关活动纷纷涌现。不少欧美主流游戏媒体都断言VR会在近年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Newzoo、SuperData等权威机构的报告也指出VR市场有数百亿美元的潜力。今年Oculus Rift、HTC Vive和PSVR等品牌影响力较大的VR设备相继发布,也为VR游戏开发者提供了条件更完备的平台。
不过现阶段VR产业的短板也十分明显:硬件准入门槛高、便携性差;设备使用复杂;各平台标准不一、内容少且简单粗糙……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不管是PC、主机还是移动端的VR设备上,都尚未出现打僵尸、切水果这类充分利用新平台特色的代表性产品。
与此同时,国内的VR行业更是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硬件方面中小厂商直接抄袭Google Class来炒作概念的不在少数。前段时间央视的新闻报道也直指国产VR的种种乱象,称国产廉价VR设备“提前进入山寨模式”。软件方面也未见有影响力的产品,无论欧美还是国内,VR行业都还谈不上迅猛增长。
大厂垄断的进一步加剧
随着腾讯、网易等传统大厂的重心向手游倾斜,很多人都提出:手游会像目前的端游一样进入少数大厂垄断的格局。
根据伽马数据对2016年头部产品收入排行的测算和部分产品的月收入测算,我们能够看到——全年的趋势是:腾讯系产品起初占据绝对优势,网易后来居上;到年底,Top10中非腾讯网易的手游产品越来越少,11月的手游收入Top10中更是一款其他厂商的产品都没有。
打开App Store畅销榜,Top10中5款腾讯游戏、4款网易游戏的现状也很能说明情况。
寒冬的说法或许不能令人信服,但手游领域大厂的垄断确实正在逐步确立。
HTML5的第N个元年?
HTML5的境况起初和VR有些相似,但更为甚之,看起来最近这几年每年都是“HTML5元年”。
在做相关技术的厂商都竭力把它包装成“下一个流量”,其间也不乏媒体的跟进报道。但鲜有典型的CP围绕H5来布局。“神经猫”引爆之后便再无现象级、话题性的产品。虽然今年也曝出某款传奇类产品月流水过亿,但除此之外未见有类似体量的游戏出现。早期智能机普及度不高的时候,H5还有节省资源、流量等优势,这样的长处也在逐渐消失。
不管是VR还是H5,早期都偏向概念的铺垫。不过不同的是,业界普遍都认为VR有广阔的前景。而HTML5方面,尽管微信方面已经不再刻意限制H5,但随着硬件普遍升级、流量套餐的平民化,原本就类似于折中选择、正经历第N个元年的H5,未来似乎越来越难以预估。
魔兽电影或将继续跳票/魔兽电影会刷新新游戏电影票房
魔兽电影的相关消息早在十余年前就初见端倪。在此期间也出现过更换导演的消息、拍摄中断的传闻等一些列波折。
作为一个曾经极具影响力、能够代表一个品类的端游IP,魔兽改编电影的消息一直都有较高的关注度,这并不稀奇。不过鉴于暴雪一贯的跳票作风和其他的原因,“魔兽电影”对很多暴雪粉丝而言,确实像是件很难成真的事儿。去年下半年暴雪宣布预告片延期的时候,不少人还在担心电影依旧只是画饼,直到今年6月电影真的上映。
而上映前关于电影票房的讨论也值得玩味,欧美一些参加提前点映的影评人并不看好魔兽电影的故事性,在国内也引发过关于票房的争论——比如在国内能不能破10亿、会不会是游戏改编电影的新纪录。
截至今年7月,电影《魔兽》的全球票房超过4.3亿美元,打破了之前《波斯王子》3.36亿美元的记录,成为目前游戏改编电影中票房最高的一部。鉴于IP的影响力,这不算出人意料。但《魔兽》在中国的票房达到2.2亿美元,超过了一半,在美国本土却遭遇惨败……只有4000万美元。中国粉丝的热情,或许是所有人都不曾料到的。
Alpha Go真的要挑战《星际争霸》?
今年暴雪另一个“跨界”的大新闻当属阿尔法狗打算挑战《星际争霸2》的消息。
在战胜围棋冠军李世石之后,Google Deep Mind的研究人员表示考虑让Alpha Go尝试学习电子游戏并与真人对抗,《星际争霸2》在考虑之列。
这则消息被一些游戏玩家和关注人工智能的人当做趣谈,毕竟这其中看上去有太多不可行、不可信的地方:比如AI的APM要怎么限制,电脑是不是默认有全图视野等等。
3月份的时候,国内很多媒体曾报道“WCS决赛上暴雪总裁Tim Morten确认Alpha Go会挑战《星际争霸2》”。但欧美的媒体并未出现类似主题的报道,更多的是Deep Mind的CEO表示《星际争霸2》会是个有意思的挑战。
直到今年的暴雪嘉年华上,暴雪才和Deep Mind团队联合宣布:双方将会在《星际争霸2》的项目上展开合作,《星际争霸2》的AI也将开源。
移动电竞只是概念炒作
相比一些有过多个元年的概念,移动电竞算是个相对新鲜的理论,随着《乱斗西游》《全民枪战》《王者荣耀》等产品的成功而逐渐形成。一些仰仗对抗性手游收入的公司也乐于强调“移动电竞”的概念。不过业内也有不少声音表示这只是为了给资本讲故事。
不过今年《皇室战争》的出现起到了一些范例性作用,加上2016年QQ手游大师、HPL等逐渐形成体系,这个概念看上去不那么悬乎了。此外,根据伽马数据发布的《2016中国游戏产业报告》,移动电竞市场销售收入达到171.4亿元,占手游销售总额的20.9%。已经成为手游收入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许移动电竞还没有像PC电竞那样成为成熟的行业,但显然也不再只是“概念炒作”“讲故事”那样不堪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