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一游网发表时间:2017-04-20 14:27:04发布:一游网
年纪不大的孩子们为了玩《王者荣耀》等手游究竟有多拼?题图里的这些孩子不惜在夹在墙缝里蹭WiFi!甚至各大手机品牌展示店,在放学后也成为了孩子们的天下……近段时间,还有一段《幼儿园老师问学生谁会玩王者荣耀,结果太可怕》的视频火爆朋友圈。当视频中大量幼儿园学生纷纷举手大侃《王者荣耀》时,是否有想过,过早让孩子接触这种“打打杀杀”的游戏,意味着什么?
别以为孩子们玩《王者荣耀》等手游,只是会让部分成年人吐槽他们他们瞎追残血、1V5、无脑喷等行为,更严重的是沉迷于这些手游让孩子们产生种种问题,甚至引发诸多社会负面事件。对历史人物理解不清、浪费父母血汗钱偷着去充值、触目惊心的校园……或许,手游应该首先引入游戏分级制度了。
手游横行 中小学生玩家泛滥
《幼儿园老师问学生谁会玩王者荣耀,结果太可怕》这段视频之所以引发关注,在于这些仅仅几岁的孩子就已经对《王者荣耀》熟稔至极。不仅对游戏中的角色信手拈来,甚至还骄傲的表示自己“从未输过”。事实上,如果仔细观察身边的未成年人,沉迷手游的绝不在少数。笔者刚上幼儿园大班的外甥,无论是回到家中还是走亲戚,第一件事就是向家长索要手机,然后就旁若无人地埋头于手游之中。
在中小学生的日常谈话、交流中,手游也是必然会涉及的话题。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如果不会玩手游,甚至会被看成“异类”,被嘲笑和,几乎跟同学之间无法玩到一块。敏感又对集体生活向往的中小学生,为了寻求存在感,又或者是为了在同学之间找到优越感,玩手游成为必须去做的事。
横行无忌的手游,其中坚力量绝不仅仅是80后、90后,而是00后与10后。就像在父母微信中肆意传播的心灵鸡汤、养生谣言,手游也是以病毒式的传播方式在中小学生之间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
社会负面事件频发 手游不断推波助澜
如果说仅仅将手游当成娱乐休闲的方式,其也不会对个人产生太大影响。但很多成年人都无法抵挡手游的诱惑,耗费大量时间、金钱在手游上,更遑论心智尚未成熟、喜欢追求新鲜事物的未成年人、中小学生?近年来,未成年人浪费父母血汗钱于手游之中的消息经常出现在媒体头条之中,就已经敲响了警钟。
此外,很多手游还会扭曲中小学生的正常认知。比如《王者荣耀》里的荆轲竟然是一个风情万种的女刺客,“不是你记忆中的荆轲,但致命的程度,没两样”这样的台词也让人难以接受。前段时间,人民日报官微转载的一篇发于光明日报的文章《荆轲是女的?小学生玩<王者荣耀>还能学好历史吗?》提到,游戏不少角色取自中国历史传说中的人物,但却与历史传说完全不符,希望“手游管理应精细化,文化企业要有正确价值观”。
未成年人对对错的辨别能力较低、对事件的严重性认识不清及对负面情绪的掌控力低等,再加上部分手游的潜意识引导,有可能会引发校园事件。也就是说,部分有着倾向的手游还极有可能成为校园的温床和导火线。
未成年人禁玩系统失效 应实施游戏分级制度
事实上,针对未成年人玩游戏此前也有着应对之策,比如实名制等。但从这些年的作用来看,其实并没有真正普及和落地。而在手游上,这样的政策限制力更低——移动终端的低门槛让监管愈发无力。
而在今年,腾讯游戏响应文化部“网络游戏家长监护工程”的号召,推出“守护成长平台”。其主要功能包括随时随地查询孩子的消费记录/玩游戏记录、设置消费提醒、时段设置、一键禁玩等。目的是协助家长了解孩子游戏和消费动态,并通过合理设定孩子游戏行为,达到健康成长的目的。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少有家长知道这一功能。而且某些家长在使用之后,发现达不到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玩游戏的初衷,甚至引发与孩子之间的矛盾。
最重要的原因还在在于未成年人缺少自制能力,他们难以拒绝手游的诱惑,仅靠限制时间、卸载等强硬手段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一股脑地将所有手游摆在未成年人面前任他们畅玩,是绝不可取的。从根源上来看,实施游戏分级制度已经迫在眉睫。根据未成年人年龄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手游。如三岁以下通过《宝宝巴士》等开发智力、三到五岁可以玩拼图、积木等手游……
当然,具体的游戏分级制度还需要相关部门和游戏开发商、分发平台等进行商议。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可等不了那么长时间……
(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